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积极开发实践课程,开展校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优势潜能,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三是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要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第三,要深化体制改革。这是破除制约教育发展障碍的根本措施。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依法保障学校行使办学自主权。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从办教育、抓微观向管教育、抓宏观转变,该管的事真正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手,努力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教育服务,维护教育秩序和公平,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
第四,要扩大对外开放。开放也是改革。要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要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对外交流,拓宽视野,加强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做好出国留学人员工作,扩大外国来华留学生规模。支持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增强我国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实推进。一是坚持正确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规划和推进各项改革。二是坚持全局观念。树立一盘棋思想,与国家总体改革趋势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领域改革相协调。三是坚持统筹谋划。科学确定教育改革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配套政策措施。对年内需要启动的,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方案;对跨年度的中长期改革,要制定明确的阶段目标,有步骤推进。力求使改革节奏环环相扣、改革措施彼此协调、改革成效相互支撑。四是坚持有序推进。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搞好试点,按照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实际条件推进改革。不同区域、城市和农村地区改革的进度和重点要有所区别,不强求一个进度、一种模式,不要一哄而上、竞相攀比。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五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扎实做好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工作
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相当繁重。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
第一,切实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和学习贯彻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研究制定纲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了六条原则: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全面贯彻*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制定纲要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二是客观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教育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握新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