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充满了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同时,一经建立革命政权,他就为祖国的统一而奔走呼号。除去二次革命和护法斗争,**年和**年的两次北上无不是为了探求一条和平统一祖国的道路,他一贯主张的谋国之道,就是他常说的“苟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他的和平愿望,虽然一毁于袁世凯的复辟野心,再受厄于段祺瑞的卖国阴谋,但他始终把和平统一祖国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他坚信“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都是出于正确天性”,是我们的民族天性,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尽甲兵常不用”。当然,和平是需要通过斗争的。最终,孙中山先生找到了这样“挽天河”的力量,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他坚定选择了与共产党人合作的道路,只有共产党人才是他和平统一祖国的真诚伙伴。他说:凡赞助和平统一者,皆吾友;凡反对和平统一者,皆吾敌;而以往革命的不能成功,统一不能实现,“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领导建立了国民革命的第一支正规的革命武装,创建了“黄埔军校”。革命的军队,是他打倒那些分裂祖国的反动军阀、实现祖国统一的强大后盾。
在他的那个时代,政客弄权,武人割据,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没能实现,但是,他的祖国和平统一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祖国统一大业,他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晚年北上,积劳成疾,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和平、奋斗、救中国”,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祖国的和平统一,竭尽了最后的努力。
我们今天来纪念他奉安**周年,研究他的思想和伟大业绩,正是为了发扬他的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毛泽东曾经说过:现代中国人,除去一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继承者。他还说: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貌更要大变,将要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二十一世纪就要到来了。我们的国家,已经是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终生的独立自强的国家,惟独台湾,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孤悬海外。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爱国人士都为台湾的地位和祖国的统一而担忧;一小撮反动分子则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台湾独立,企图永远分裂祖国。面对这样的形势,孙中山先生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前不久,我们曾就对台工作问题,在沿海地区做了一次专题考察,在我们与不少台商接触时,了解到他们对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的强烈不满,迫切希望两岸当局早日进行政治谈判,早日实现直接三通。当前的主要症结和障碍,是台湾当局仍在顽固坚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阴谋。但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少数“台独”分子的图谋和台湾当局,阻碍发展两岸关系的种种做法日益不得人心。当前,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入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深入做好台湾各阶层人民的工作,在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同时,注意扩大两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面交流,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二十一世的中国,应当是一个统一、富强的中国。台湾问题,不能也不会无休止地拖下去。孙中山先生和平统一祖国的理想,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