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增强东部新区的区域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13、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带头率先崛起、努力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扩大开放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根本目的是要把本地经济的发展放到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全局中去思考,着眼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谋求加快发展。要实现带头率先崛起,对外开放是优先之策。经济发展既要求量的增加,又要求质的提高,同时要求通过脱胎换骨式的调整实现产业的崛起。“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以开放作为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坚定不移地走外向开拓之路,坚持把开放立区放在优先地位、作为首选的战略重点。一是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深化开放理念。我们一直讲开放,但在碰到具体问题、碰到部门利益、碰到局部利益的时候,要真正讲开放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许多企业在效益好的时候,就不太愿意与外面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要真正加快发展,一定要勇于开放,从理念和观念上开放,积极主动地引进战略投资者。二是要在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中加大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要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抓住长三角产业扩散转移的机遇,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要把利用外资与加快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外资项目、技术装备和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外部力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集聚。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选商引资,实现从感性招商向理性招商转变,从粗放招商向集约招商转变。着力推进同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合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大、好、高”项目以及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区域性总部。要重视项目落地,加快项目推进。三是要在接轨*、融入长三角中提高外向度。开放的核心是要接轨*,*是长三角的龙头、主发动机、主动力源。只有依托大*、融入长三角,才能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分工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吸引外来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实现带头率先崛起。要主动推进和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使*真正成为浙江“接轨大*、融入长三角”的示范区。
14、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带头率先崛起、努力走在前列”的基本要求。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健全体制,优化配置,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一是要高度关注东西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东部乡镇经济发达、西部乡镇资源丰富人力资本较低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共赢”。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山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西部山区奔小康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山区乡镇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走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进城农民离土生财、留乡农民守土致富。二是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健全完善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规模化设置调整,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结合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中心村,树立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改造,条件成熟的逐步撤村建居,努力使这些区域成为城乡融合的示范窗口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要积极推广八里店农民新社区建设的经验,努力建设一批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设施配套、居住集中的现代化农村新社区,实现农民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三要高度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统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