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卫生工作简要回顾;主要卫生工作任务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大扶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齐心协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疫情;深化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模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抓住载体,加快卫生强市创建步伐;加大农村卫生工作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协调沟通,有序推进卫生基建工程;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社会满意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主要卫生工作,按照市委七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卫生工作任务,全面部署20*年卫生工作任务,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创建,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有效应对多起突发事件,有序推进卫生强市建设,积极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扎实提升卫生品质。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扶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0*年是我市卫生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也是目前我市对卫生工作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
1.全面启动卫生强市创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创强工作,制订出台了《*市卫生强市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到2010年把我市建设成为省卫生强市的目标,并提出五大工作任务。在5月份召开的创建动员大会上,张锦铭市长进行了动员讲话,并与各乡镇(街道)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卫生强乡镇(街道)的责任书。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年,我市新创*、*、*、*、*等5个*市卫生强乡镇(街道),累计创建达10个,进一步夯实了卫生强市基础。
2.制定出台《区域卫生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区域卫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启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整体搬迁市中医医院至现市人民医院所在地,规划在*、*、*区块建设江南医院,对市妇保院、市精防院进行扩建。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建好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三年内在全市规划设置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从整体上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布局调整和功能定位,为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3.基本建设有序推进。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基本建设的投入,完成市中医骨伤医院迁建、市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东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了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和市妇保院二期工程。完成场口人民医院、*卫生院土建工程施工,启动*、*、*、*等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市群众的就医环境。
(二)齐心协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疫情
在20*年的各起突发事件中,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克难攻坚、团结奋战,确保了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
1.有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年初,面对手足口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学校、幼儿园为重点防控场所,以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以疫情监测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