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
三、认真领会试点精神,做实试点方案
省上下发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责任划分、资金来源、奖补范围、奖补办法、奖补项目审定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试点县(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按要求和确定的原则做实做细实施方案,使制定的方案切实可行,符合中央和省上的精神。由于我省各地情况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各地筹资筹劳的标准也有差异,因此,试点方案不要求千篇一律,搞一个模式。具体来讲,在试点面上,要坚持既要集中财力保重点项目,又要保证一定的试点面,让惠民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更多的老百姓。在奖补标准上,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建设成本等因素分类确定,对老少边穷地区予以适当照顾,向投入大、工作实、效果好的地方倾斜。在奖补项目选择上,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优先支持解决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包括农尝林场道路)硬化、小型水利设施、村容村貌改造等村内公益事业,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奖补内容上,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只要群众拥护,符合实际,富有成效,都可以大胆尝试。在项目选择布局上,既可覆盖全县,又可集中连片,整体效果和示范效应相结合。还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统筹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分批分期组织实施。项目施工期原则控制在半年以内,施工时间尽量放在农闲,切忌一哄而上、平摊分配项目和奖补资金。
考虑到今年是启动试点的第一年,为稳妥起见,我们对试点县实施方案的拟定和报送做出了专门规定,但总的原则是按照“试点县申报、市级审核把关、省级终审批复”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说我们这次确定的试点县(区)实施方案要逐级上报,由省上最终审定批复后组织实施。
四、积极落实有关配套措施,严明政策纪律
搞好试点工作,各县(区)必须建立健全有关配套措施,用扎实有效的制度措施和严明的政策纪律来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
(一)要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试点县(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74号)和《**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意见(试行)》(川委办发200621号)要求,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筹资筹劳或以资抵劳,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要严格本文来源: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需要,议事过程坚持民主程序,实施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对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确有困难的,应允许以工折资,或以物料折资,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允许以资代劳。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议事项目,可以一次议事,按规定的筹资限额标准筹集两年的资金,但须经全体村民同意,并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且第二年不准再筹。试点县根据实际,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提高筹资筹劳标准。
(二)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一是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资金(物资)等应作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县、乡要建立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档案或数据库,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奖补项目的申请表等相关原始材料汇总归档,规范管理。三是要建立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