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层卫生服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把推进县乡村社区卫生服务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规划。
(五)健全和完善监督执法体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卫生监督体制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划分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的职责,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机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体制,全面推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
长期以来,我县在农村卫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了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设备简陋、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服务功能不全;合作医疗起步晚、覆盖面小,且不完善,部分农民由于经济困难,无钱看病,“小病抗,大病拖”,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农村卫生工作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各乡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医疗卫生条例》,加大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力度,按照江泽民同志“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的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要切实办好县级医院,努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继续加强县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和乡卫生院三项建设,努力实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配套)的目标。乡镇卫生院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州县已把卫生人才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各乡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专款专用,落实好培训经费,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好卫技人员。要切实解决好乡村医生的报酬问题,稳定农村卫生队伍。能力
我县一些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卫生条件差,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卫生行政部门要进行分类指导,把卫生扶贫纳入当地扶贫计划,安排必要的扶贫资金帮助这些地区改善饮水条件和防治地方病、传染病。
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卫生职能部门要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防治对策,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
(一)切实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县的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员流动大,加之受我县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因素影响,贫困山区卫生条件差,传染病诱发因素比较多,一些恶性传染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全县各族人民的健康。特别是我县鼠疫流行态势十分严峻,近期白河、新现出现的鼠疫,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开展除“四害”活动,继续开展鼠害联防,坚决控制鼠疫流行。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一大疾病,我县是结核病发生区,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结核病规范化管理。霍乱防治要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控制”。疟疾高发地区,要采取专业队伍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防治,努力降低发病率。要认真做好麻风、伤寒、病肝、碘缺乏病、艾滋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
(二)认真抓好妇幼保健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贯彻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和五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