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迅速拿出方案,把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都可以选择1-2所学校、各学校也都可以选择1-2个年级和班级开展教学改革试验。
三是建立课堂视导机制。不管是“构建有效课堂”还是“同课异构”,都要深入课堂,把问题发现在课堂、指导在课堂。县教研室要以教研员为龙头,抽派一些在教学上视野广、观念新、经验足、功底深、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担任视导组成员,组成学科视导组,深入教学,随堂听课,指导课堂教学并及时反馈交流。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年,“听课”要作为局机关干部的工作任务之一,纳入年终考评,“百名干部进课堂”活动还要继续坚持下去。https://
四是建立科研创新机制。要扩大教育科研团队,县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室与相关学校抽调人员,共同组织教科研工作团队,由教科所牵头,由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主持研究,加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广各级科研课题成果。要建立城乡区域联盟,以学区为重点,形成县、乡、区一体化教研机制。课题研究要充分与我县教学实际相结合,多关注学生厌学、观念更新、薄弱学科等难点热点问题,重视解决我县教学的实际问题;要深入仔细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注意发现、研究、提升县内教育教学先进经验,特别是对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或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乡镇、学校和学科教师,要组织专班,深入研究,切切实实挖出真“金”。当前,要重点总结*和*的做法,把经验提炼为理念,把亮点转变为观点,把经验推广到全县。
五是建立竞聘上岗机制。要逐步打破学校、乡镇限制,通过定编定岗,竞岗分流,真正建立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用人机制。目前,我县谭山中学、*镇已经开展了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后,各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都要率先实行这一制度,通过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实现双向选择,对那些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劣的教师进行“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自然分流,实现“评价公正、使用合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高中学校要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机制引入到教师聘任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激发教师研究教学,献身教学的热情。
六是建立质量奖惩机制。我们把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与之相适应,也必须把教育经费向质量上倾斜,用足用活政策,拿出专项经费,层层开展质量奖惩。今后,县教育局要在年初专门预算教育质量奖励经费,各学校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单列教学质量奖励资金,专管专用。要按照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完善质量评价方案和教育教学奖惩机制,对每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实绩进行量化考核,认真兑现质量奖惩,做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对于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教学改革典型、学科优秀教师,要组织总结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并在年终考核、奖金分配和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要进行停课或转岗培训。县教育局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质量总结表彰会,对教育思想观念先进、教学效果显著、群众反映良好的学校和教师,在进行精神奖励的同时,将加大物质奖励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