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不能在学习中感悟和提升自己,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无所适从。
观念的落后必将导致决策、政策、措施等一系列的落后,最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观念落后,我们有的学校管理教条,疆化呆板,缺乏活力;有的校长思维定势,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成为摆设;有的老师只管短期成绩,搞满堂灌、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成风。相反,只有真正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其次,我们要认真反思,查找当前阻碍我县教育质量持续快速提升的陈旧观念。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大量新的教育观念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今年是我县中小学实施新课改的第7个年头,但一些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积习难改。以“重负低效、物式灌注、单向传输、主体缺失、重知轻能、重接受轻探究、重智能轻情商、重统一性轻个性”为特征的传统教学仍有极大的市场。据我的观察,我县起码有以下6个观念需要破除。
一是“权威”观念,师道尊严,认为师生关系是从属的关系,学生得服从老师。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要,以不惜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为代价,谋求自己在知识上的绝对权威。“听话”被用来衡量是否是好学生的标准,“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写,教师布置任务或作业、学生按时保质完成”成为教学常态。
二是“唯本”观念,以教科书、教学用书为唯一标准、唯一依据,没有课本,无法上课。教师不能主动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而是一本书,一道腔,生搬硬套,生拉硬扯,致使教学脱离学生、脱离生活,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三是“控制”观念,教师全程主宰教学,课堂教学不是自然生成的过程,而是按照教师的严密设计,全程操纵的过程。即使是优质课、示范课,整节课教学进程也是由教师全程操纵、学生被动配合,教师事先设计、师生“表演”完成。
四是“分数”观念,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片面追求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在教学中见书不见人,见分不见人,为“分数”不惜挤占其它学科、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惜压抑学生的个性。只负责学生短期成绩,不考虑学生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
五是“灌输”观念,采用“注入式”教育,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知识和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结论,严重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
六是“唯法”观念,过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把教学方法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为方法而方法。于是不断追风逐俗,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只看形式,不学思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管教学实际,不研究教学规律,不注意吸收和借鉴,结果是把好的方法硬套成僵化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成为一厢情愿的事。
这些不适应教育科学发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阻碍我县教育质量持续快速提升的内在原因,必须在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引起高度警觉,并彻底根除。
其三,我们要广泛借鉴,牢固树立促进我县教育质量持续快速提升的新观念。
一要树立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教育观。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大量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还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贡献。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让每一位学生找到各自的发展之路。三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