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忠诚客户,不但自己有病要来,还会把医院介绍给他人。反之,如果1个患者对医院愤愤不平,从光环理论观点看,他至少向10个人发泄不满,而每一个人再向10个人传递这种不满,如此循环,会给医院形象带来很大损害,导致大量病源流失。我认为这位专家讲得很好,很有道理,这种感动服务的理念很值得我们采取。使患者感动,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温馨体贴的人文关怀,更容易感动人。所以,在我们乡镇卫生院患者不多的情况下,院长们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围绕患者及家属的感动神经,探索一些服务方式和服务行为。
所谓“两个变”,一是变在院里坐诊为下村巡诊。坐诊是必要的,也是不可少的。从目前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看,组织一定数量的医生轮流下村巡诊也不失为一种扩大病源的好办法。农民群众忍耐力很强,小病小恙一般不看,硬 是抗着,结果不少酿成大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如果我们有计划地定期下去巡诊,一些本来不想看病的也看了,小病治好,大病及早发现。利用下村之机,可印制一些医患联系卡,印上医生护士的联系电话,广为散发,以吸引乡镇范围内的群众有病找卫生院。今年“三夏”期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下乡巡诊义诊活动,社会效益很好,党和政府树立了形象,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类似这样的活动,今后我们还要多搞,希望各乡镇卫生院都要踊跃参加。二是变重治疗为医防并重。乡镇卫生院除去医疗治病外,同时还担负着防疫等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据调查,相对治病来讲,疾病预防是不少乡镇卫生院的薄弱环节。要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我们必须多做预防工作,以村为单位,为村民免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可划分年龄段),定期给他们查体,尽量避免他们得大病,不得大病,得小病,不是还来找卫生院吗?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防病常识,使广大群众懂得“要想奔小康,首先要健康”的道理,积极参与政府号召的爱国卫生各项活动。
利用这次机会,还有两项工作给大家再强调一下,一是关于乡镇卫生院环境卫生的整治问题。卫生单位本应是卫生的典范。但是,在一些地方,卫生单位不卫生的现象非常突出,很有损我们卫生系统的形象。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四月份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专门讲过,市爱卫办也下发了文件。现在看,多数单位有所行动,环境卫生有所改观,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单位没当个事,不卫生的问题仍很突出。希望这次会后,各卫生院都要行动起来,按照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彻底整治卫生,消灭死角,确确实实使乡镇卫生院成为农村最卫生的地方。第四季度,市局要普遍进行专项检查。二是关于改厕问题。农村改厕工作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几年重点抓的工作之一,也是我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措施。这项工作已在面上普遍展开,今冬明春将形成高潮。卫生院应起带头示范作用。大家已参观了血站新建的厕所,构造很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一看就会。这种厕所叫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好处是既达到无害化目的,又无臭味,还节水,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模式。据我所知,目前咱们卫生院95%以上使用的都是旱厕,又脏又臭,简直无法入厕。会后,各卫生院都要行动起来,舍得拿些资金用于改厕,其实,花钱并不多,一般建一座这样的厕所,连工带料也就是5-6百元,卫生院多建几个蹲位,再贴贴瓷砖,稍微上上档次,也就是二、三千元左右,不会增加多大的负担。这要做为治理环境卫生的一项硬指标,这项任务完不成,系统内评先树优要实行一票否决。市局已为各县区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请回去后主动与爱卫办联系有关事宜,以便把这项工作尽早开展起来。
同志们,大家聚集一块共商卫生院发展大计,机会难得,要倍加珍惜。希望这次会后,各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