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我在这里谈谈总体的意见:
珍爱生命。
首先,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防煤气中毒安全、防艾滋病安全、防毒品安全、森林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防意外事故安全、防食物中毒安全等等。在这些安全上,在我们身边基本上都有血的教训,比如:煤气中毒方面,就在我们学校,曾经就发生过学生煤气中毒死亡的现象。溺水方面,在牛场过去的时间里,几乎每年都发生有学生上学路上被洪水冲走或者洗澡淹死的事件。各方面的安全,大家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俗话说“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在学校里也好,在家里也好,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规范。比如: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就会带来饮食安全,甚至疾病传播。谈到乱丢乱扔,我们大家都有感触,在我们学校,少数同学卫生习惯相当差,食品包装袋,果皮等乱丢乱扔,导致校园环境卫生差,保洁相当困难。又比如: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讲小话、东倒西歪,不专心听讲,课后不看书、不做作业等等,这些习惯导致你学习搞不好,没有文化知识,今后就不可能学到更高的知识技能,也就不会有较高生存能力。反之,如果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在那里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课内课后都能自觉的学习,我们的文化水平就会一天天提高,有了知识,今后就会学习到更多生活的技能,有了较高的生活技能,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再来看:个别同学在校园里抽烟,也很不像话,前几天,下晚自习有几个同学抽烟就被老师们抓获,已经对当事人作了批评教育。同学们想,青少年抽烟本身就是不良习惯,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吸烟更不利于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里抽烟有损形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作为学生又哪里有钱抽烟呢?恐怕这也是不会生活的表现吧!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日积月累慢慢养成的,坏习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就染上了;好习惯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一个人要染上不良习惯很容易,要培养良好的品质非一朝一日。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时间长了会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自我矫正,从生活中、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名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志向高远的合格中学生。
再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很重要,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才能以顽强的生命力抵御生活中的困扰和麻烦。去年,我们有学生服毒自杀,就是心理不健康,或者说意志薄弱。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情,就想不通,没有想到如何解决困难,想到的是死,多么错误的决策啊!他们是死神面前的懦夫。有死的勇气,没有生的信念,把生命看得太不值钱了。
二、要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包含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信念。要看到自己学习上与别人相比存在的差距,自己学习好也罢,差也罢,只要自己是努力的,进步了就是优秀的,自己就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了。特别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同学,绝不能灰心丧气,妄自菲薄,更要有进步即优秀的意识。第二、要让学习成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你克服学习障碍的原动力。兴趣的培养,开始的时候要有恒心和毅力,强制自己去学习,到了一定的时候,总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你就会想去学习了。第三、要让学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