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万无一失,不得出现恶性案件,不得出现群众上访。
三、以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1、奖扶宣传发动突出一个“广”字
首先,将《重庆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实施方案》中的有关内容以公告的形式印制到村;其次,将有关重要内容印制发送到育龄群众手里,让群众随时了解政策;第三,利用村宣传栏,橱窗宣传阵地,张贴重要条款;第四,以宣传车的形式在各村巡回宣传;第五,发动村社干部深入院坝,和群众面对面座谈,宣传奖励政策,解答政策疑难。
2、政策培训突出一个“细”字
各镇(街)要加强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奖扶政策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
3、调查摸底突出一个“实”字
为了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镇街在摸底调查中始终坚持一个“实”字。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及时申报,做到奖励对象不瞎报;二是由机关干部计生办工作人员、村、社干部入户调查,做到入户调查实打实;三是对所有申报奖励扶助的人员按其所在的行政村进行公示,做到公示工作有实效。
4、材料把关突出一个“严”字
为了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奖励扶助政策的严厉性、公正性和公平性。镇(街)在材料把关这一环节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在上报市里审核前,要抽调力量组织专人对奖扶申报对象材料严格审核,坚持宁严勿宽的原则,从严把关,保证奖扶政策的严厉性。
5、材料上报突出一个“快”字
各镇(街)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上报、审核、录入,确保奖扶质量。
在抓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同时,各地应加快建立和落实以“奖励、优待、扶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体系,使其惠及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增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积极建立符合群众需求,有利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的运行规范、支撑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治理水平
信息化程序的高低决定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为全面推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需要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市、镇(街)、村信息化网络建设,2006年,我委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坚持“应用为主、面向基层,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的指导方针,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求村(社区)达到全市总数的30,其中一类镇(街)达40,二、三类镇达20。要达到上属要求,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六个建立
一是建立pis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二是建立奖励扶助数据库系统;三是市镇两级人口调查与监测评价系统;四是建立事业治理信息系统;五是建立内部办公系统;六是建立市级中心数据库。
2、搞好十个录入
一是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基本情况录入;二是村级报告
>单变动数据录入;三是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四是行政处罚信息录入;五是“三结合”信息录入;六是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奖励情况录入;七是优质服务、并发症、生殖健康检查及服务情况录入;八是计生宣传工作信息录入;九是总人口信息录入,十是奖励扶助信息录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