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都有人均水平的要求,温总理曾讲过非常经典的“乘除法则”。去年的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
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水平的1/5,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口太多。要提高一个地方的人均水平,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因此,各级一定要牢固树立人均意识,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三是要强化危机意识。人口过快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将给社会带来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假如人口控制不住,再多的发展成果也会被新增的人口所耗费、所抵消,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会落空。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
坚持人口计生工作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既是人口计生法律法规赋予给我们的职责,也是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抓好这一工作的法宝。
要加强责任治理。一方面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任何时候都要亲自抓,负总责。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精力,定期主持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定期深入基层,非凡是后进单位,进行调研督查,帮助解决困难,提升工作水平。目前,到了迎省检的要害时期,党政一把手更要亲自上阵、亲自抓,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查。同时,各级党政分管领导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更要拿出主要精力抓,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另一方面是强化责任追究。要继续把人口计生工作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和单位综合性评先评优时要先过“计生关”。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力,影响全市大局的,要严厉追究责任。
要加大经费投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市人口计生工作从全省第一位置上跌下来,逐步失去了与长沙的竞争力,最要害的因素就是投入不足,缺乏后劲。现在,人口计生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由处罚为主向奖励为主转变,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要加大投入,舍得投入,真正投入。对今年的计生经费投入,在这里我提四点要求:一是省、市已经明确了的计生经费投入政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空转”,搞假投入。对计生奖励扶助配套资金,市、县财政要单独预算、拨付,不能挤占本级计生事业费。二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用于乡镇计生工作的经费要按规定的比例优先足额安排到位。三是征收的社会抚养费要全额返还给计生部门,用于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不能以任何名义挤占、挪用。四是要严格经费治理,严禁乱收、乱支。从而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工作正常运转,确保计生人员工资待遇,确保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要加强队伍建设。总体来讲,我市计生队伍是一支非凡能吃苦、非凡能战斗、非凡能奉献的队伍。但是,随着人口计生工作重心的转移,工作方式的转型,对计生队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兴业的观念,在积极稳定计生气构和人员编制的同时,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经常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计生人员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和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乡镇计生办主任公务员身份问题,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对不是公务员的,要从乡镇机关选调一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副科级干部担任计生办主任,彻底解决乡镇计生办执法主体资格问题。同时,对从事计生工作多年、政治业务素质高、因不具备公务员身份被调整下来的计生办主任,要妥善做好安置,新调整上来的计生办主任要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