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流出地则从源头抓起,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流动人口解除后顾之忧。各地还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治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多数流出、流入人口大省都相互签订了计划生育双向治理和服务协议书,及时通报信息,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2004年3月10日中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加快建立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治理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确保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和调控目标的落实”。第二,各级党政领导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给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带来的新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非凡是中共中心、国务院2002年“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2003年国办《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治理和服务工作的
通知》两个文件下发后,各级党政领导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了对流动人口治理和服务重要性的熟悉,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纳入了本地社会治安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为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需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第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法规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制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治理办法,多数省(区、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中作了专章或专条规定。各地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依据、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治理办法》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与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相配套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服务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依法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涉及的部门和环节较多,仅靠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自身的力量无法做到治理到位、群众满足,必须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目前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建立了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或机构,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纳入政府目标治理责任制。各地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协同社区警务室、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协管员和群防群治组织,构建了流动人口合署办公平台,共同开展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初步形成了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第五,构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多年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时效性、准确性差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由此造成了流入地与流出地治理责任不清,信息不通,交流不便,治理和服务措施不到位。2003年“非典”期间,国家人口计生委利用计划生育工作的网络优势,依托延伸到村、组的计划生育组织体系,建立了“全国流动人口治理暨抗非典网络系统”,为国家部署抗击“非典”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非典”疫情结束后,国家人口计生委抓住难得的机遇,整合资源,从实际需求出发,借助已经搭建的信息交换网络平台,建立了全国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并于2003年7月1日开始运行,基本实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异地查询,提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的水平,推进了流动人口治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推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全国“一盘棋”局面的形成,为落实以现居住地治理为主的原则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第六,各地人口计生部门积极探索,创造了一大批值得推广的好经验。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治理办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非凡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