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权益的结果,是全州计划生育工作者心血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对全州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人口问题是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首要问题。2003年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2003年,全州户籍人口已达 403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1/10 ,列全省 16 个地州市的第四位,全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生育旺盛期妇女多,年平均出生人口在 7.5 万左右,净增人口 5 万左右。按 2002 年的人口实际增长水平测算, 2018 年全州总人口将达 503 万。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严重制约着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二是出生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出生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比重大。全州每年出生的 7.5 万人口中,出生在农村的就有 6.4 万人,出生在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县 4.09 万人。在净增的 5 万人口中,农村增加的 3.1 万人,重点扶持县增加的人口为 2.4 万人。这样的出生人口分布,严重阻碍着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严重影响着脱贫任务的完成。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人口增长水平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3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9.8 ‰,我州为 10.01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21 个千分点。州委、州政府制定的 2018 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是以人口自然增长率 8 ‰为基数的。如果人口降不下来,即使经济上去了,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四是人口控制工作极不平衡,计划外生育率仍然较高。从总体来看,全州大部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少数地区存在认识不足、领导不力,生育政策执行不到位,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等问题,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居高不下,计划外生育率仍然较高,全州还有 6 个县计划外生育率在 15% 以上,少数县高达 20% 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