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二十五年来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回顾
*市民政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已走过25年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初始起步阶段(自*年至*)。由于民政部门承担着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的职能,而大多数残疾职工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于是民政部门首先在市属福利企业里成立助残敬老帮户小组,开展了扶盲、助哑、帮残、敬老等活动,每逢节日和换季时节,包户小组就深入残疾职工和孤老职工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拆洗被褥、安炉子、装风斗、运煤块(球),做了大量的暖人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成为当时全市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一个亮点。
到*,在70多个市属福利企事业单位的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工会、共青团和残协群众组织共同努力,成立了700多个助残敬老贴心人服务队,他们与共建部队一起,结合为民政工作对象服务,开展了大量具有民政特色的活动,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部队)和最可敬的人(民政干部、职工)帮助了最困难的人(残疾职工和孤寡老人)。
二是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阶段(自*年至*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根据市委的有关精神,全市民政系统广泛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的活动。*年市局制订下发了《文明单位标准和试行管理办法》,成立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每年都认真研究制订和部署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并组织力量认真抽查评比。*年至*年,市局根据全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三次修订了《文明单位标准和试行管理办法》,印发了《文明单位评审实施细则》。
为了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干部职工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来,市局自*开展了“学雷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评选”活动。*年,此项活动被评为*市当年十个最佳活动之一,该典型经验在全市学雷锋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发言。截至到*年底,全市共上报学雷锋“十佳”事迹侯选材料714篇,刊用333篇,评选出140多个学雷锋“十佳”事迹。这些扎根于生产和工作第一线,来自于最基层的凡人小事,件件闪耀着首都民政人高尚的思想风貌,事事映照出民政系统党员、群众赤热的爱国爱民之心。*年,原*市三露厂王桂华同志《数年义务照顾孤老》和原*日化公司《贴心人服务队为孤老做好事》等事迹,在中央电视台《社会在召唤》专题中连续播出。
*年,市民政局团委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在全局启动了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活动。历经十年磨砺,全局广大共青团员和年轻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以班组、车间、病区等集体为单位,为民政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民
政业务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去年,*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颐养区、*市社区服务中心“96156”服务热线,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标兵集体。
三是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拓展推进阶段(自*年至现在)为了适应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需要,在首都文明办的指导下,市民政局于*年开始,在全市民政系统组织优抚、婚姻、军休、殡葬、社团、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社会救济等行业,开展了争创首都文明行业的活动。各争创行业都制定了计划和标准,市局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市社会福利管理处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经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去年市光荣院和烈士纪念建筑物行业、市婚姻登记行业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为首都规范化服务行业,率先完成了争创首都文明行业第一阶段的任务,为其他民政行业的争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榜样。争创文明行业活动的开展,突破了以往市民政局仅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