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信心,推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强化道德要求,丰富道德内涵,注重道德实践,不断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制定农村道德规范,完善乡规民约,增强道德建设的约束力。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舆论监督,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恶丑,在广大农村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耻辱,讲道德受人尊敬、不讲道德受到批评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全面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推双带”活动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是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直接进入经济主战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新的实践。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提高农民素质是基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关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目标。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握重点,稳步推进。要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域外转移;要广泛开展“能人带动”活动,通过结对帮带形成一人带多人、多人带一屯、先富带后富的格局,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以文明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小城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深入开展文明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巩固文明村屯创建成果,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四、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要统一认识,摆上位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强有力的“一把手抓两手”的领导机制,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之中。县、乡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村屯、农户,研究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环境的措施等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完善创建机制,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要坚持“三贴近”,实践“三贴近”要把“三贴近”要求体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要紧紧贴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最大实际,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收致富奔小康上来;要把事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创建活动贴近生活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民心工程,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稳定。要把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贴近群众的中心环节,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满足群众求富、求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