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市文明委决定召开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总结交流两年来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自20*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现场会在磐石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二是农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收到明显成效,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热情不断高涨;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活跃,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是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
二、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坚定的认识。其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自觉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坚信“三个代表”,学懂“三个代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再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三个率先”和建设“四市”目标的内在要求。实现“三个率先”和建设“四市”目标,核心是加快发展,根本途径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坚持服务大局,用市场化思维、工业化思维、城市化思维谋划工作,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为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为实现“三个率先”和建设“四市”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标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加快文明村屯、文明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针对当前农村实际,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树创业文化,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营造促进农民创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农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