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新意,针对性强,要认真抓好落实。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既要善于运用先进典型进行示范引导,又善于运用反面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既善于依靠各级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善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协调配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宣传思想等部门要做好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要努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反腐倡廉教育还要面向全社会,全面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二,健全制度,堵塞滋生腐败现象的漏洞。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大量事实证明,违纪违法往往发生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软弱的单位和环节。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西部大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了一些防范的措施和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还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各部门、各行业要从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的实际出发,健全完善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重大决策、大额度资金使用,以及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都要制定详尽的制度和规范,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对现有的制度,要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以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要把制度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来。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要把落实的责任分解到领导干部,使各项法规、制度的执行有人抓、有人管,出了问题有人负责,做到责权明确,奖罚分明。三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研究新对策,建立新制度。比如,移动通讯工具配置实行货币化改革,要结合实际,制定有关规定,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第三,强化监督,形成权力正确运行的制约机制。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强化监督,制约权力是防止腐败的关键。从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权力设置不科学,运行不规范,程序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各级领导干部要欢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把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接受班子成员和党员的监督。要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严于解剖自己,真诚接受批坪,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班子的“一把手”要把自己的领导行为置于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和监督之下,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定。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监督的合力,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专门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确保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受到有效监督。
第四,加强宣传,认真贯彻执行两个《条例》。最近,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的重大举措,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党内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党政组织要把两个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当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