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县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城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社会氛围。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思想道德建设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现阶段社会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把长期规划和近期安排结合起来,把各级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目前,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才能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第二,公民素质的提高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为载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突出了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人们判别善恶、荣辱的基本尺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重于教,见于行,成于风,把“八荣八耻”作为现代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群众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方面,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推动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鼓励人们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引导人们不断增强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自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立身做人、进德修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创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和谐风尚。要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