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解决好城乡特困群众、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完善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公共治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提高政府应对各种自然灾难和公共危机的水平。
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排查调处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切实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治理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
2006年的政府工作
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暨省委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促进块状经济和带状经济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亿元,增长18;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3.56亿元和5.65亿元,同口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5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46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集中精力抓好6项重点工作:
1、抓好以骨干项目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壮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着眼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华亭电厂一期、60万吨煤制甲醇、600万吨选煤厂和新安煤矿项目建设进度,争取750kv超高压输变电、大柳煤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明年或今后陆续开工。做好灵台邵寨煤田开发、15万吨醋酸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相结合,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实施39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开发新产品20项,培育省级名牌产品5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支持二十里铺等8个重点工业集中区加速发展,增强集中区的承载能力和对外商的吸引力,全年新入区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入区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3800万元。
2、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工作。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集中资金和项目,在泾河川沿312国道川区村和其它五县每县选择2至3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以建设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壮大绿色畜牧基地和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培育地方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新植果树经济林15万亩,优质蔬菜面积达到48万亩,果畜产品总量分别增长16.3和10,认证绿色基地10个,发展绿色产品面积100万亩以上。抓住“平凉金果”注册成功的机遇,以品牌为统领,整合产品,集中包装推介,提高“平凉金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