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到位”。
二是要建立监督评议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府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七大监督作用,建立起上下左右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执法的规范,促进服务质效的改善。非凡是,要进一步深化完善民主评议部门活动,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普通群众、个体私营业主、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参加,评议那些执收执罚、直接治理和服务企业的部门。每年评议两次,评议结果要公开,好的要通报表彰,差的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非凡是对一年内连续两次被评议为后两名的单位,对领导班子成员要实行集体诫免。此项工作由县纪委牵头,县直机关工委、招商局、经济局、商务局、工商联参加。
三是要建立双向稽查机制。为从根本上整治“三乱”歪风,防止一些“三乱”行为明里不搞暗中搞、直接不搞变通搞,解决一些企业有案不敢报、有苦不敢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要加大主动查处力度,建立起对执收执罚部门和企业的双向稽查机制。一方面,查部门。根据县环境投诉中心接受投诉的情况选定两至三家执收执罚部门,另从县直所有执收执罚部门中随机抽样确定两至三家,由县纪委、审计局、物价局等单位组成专班进驻开展五项稽查:查当年度罚款和收费总额、查罚款和收费依据、查罚款和收费标准、查单位年度支出总额、查支出用途,对其中问题突出的要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我们有些执收执罚部门长年叫苦连天,叫财政供给不足,叫人员多了要吃饭,并以此为借口向企业伸手。一方面成天叫苦,一方面乱发乱补;一方面乱罚乱没,一方面大手大脚。我们倒要把这些部门的帐抖开看一看,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让全县的干部群众来评一评。对那些收入大、开支大、社会意见大的执收执罚部门,要列入全县支出重点治理单位,限定全年的支出额度。另一方面,查企业。每年选定一批企业,开展年度负担稽查:查有哪些执收执罚单位收了钱,是什么性质的钱,合不合法,合不合理,是否执行了县委、县政府的规定,从中发现“三乱”线索的要倒查部门。
三、切实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领导
环境不好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寒
”。彻底优化亦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充分熟悉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打一场优化经济环境的持久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抓反复,反复抓,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抓下去。
第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整合涉及到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关机构,成立罗田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锋刚、华清、国良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纪委、监察局,与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合署办公,从县纪委、人大、法制办、公安局、机关工委、经济局、招商局、物价局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联合办公。在县优化办的统一督办协调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县人大和县政协重点抓好优化环境方面的执法检查、专题视察和民主评议工作;县委办牵头负责民主评议和执法部门挂点企业工作;县政府办牵头负责行政机构效能建设工作;县政府法制办重点抓好多头重复执法的规范和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并履行处罚审查备案的职责;县委组织部负责干部监督和服务效能考核工作;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优化环境大讨论、部门承诺的公布和案件查处的公开;县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及时处理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县直机关工委主要负责机关作风整顿;经济局主要负责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招商局主要负责为外来客商做好服务工作,反映和解决客商的需求和困难;物价局主要负责收费事项的清理、审核、把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乱收费问题;审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