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许可单位,无条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以有效解决“双轨运行”的问题。没进中心的也要在单位设立集中办事窗口,力争实行“一门办结制”。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服务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要推行重大项目联审联办,实行限时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规范收费行为,降低收费标准,收费有上下限规定的,一律按下限的50来收取,服务性收费“不服务、不收费”。
五是办事公开承诺服务制度。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开通行风热线、专栏,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纪律,并在办事窗口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六是咨询首问负责制度。凡是与企业、基层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单位,都要在机关内设立办事咨询处,设立咨询员,实行咨询首问负责制,并且全程负责到底,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感到放心、舒心。
七是重点项目专班负责制度。对重点项目不论是招商引资项目还是本土创业项目,由领导挂帅、组织专班负责。
八是特事特办制度。大力倡导“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一抓到底;不干则已,干就干成”的作风,提倡“一来就办、马上就办、特事快办、办就办好”的办事效率,可以提前办理的不能到期才办。最大限度地简化企业准入程序,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三)
抓专项整治,解决好影响经济环境的难点问题。对于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要一个一个排查,从重从快严惩不贷,尤其是“几强”“几霸”的问题要予以
果断打击。要推行公安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纪委挂牌保护制度,对企业的报案和投诉,快速出击,及时处理。关于公路“三乱”问题和市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问题,要组织专班进行集中整治。关于收费养人的问题,这也是“三乱”屡禁不止的根本症结,说明我们行政机构改革还没抓到位,“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有的一个小小的股级执法治理单位,动不动几十人,这么多人要饭吃,不罚不收才怪!要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职能转变和服务定位。要加强对审批制度改革的督查落实,着力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做到多让位、补位、到位,过多的人员要通过“三竞”精简下来。同时要继续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增加财政供给,千方百计解决好收费养人的问题,从源头上堵塞“三乱”歪风。
(四)抓机制建设,解决好一阵紧、一阵松的问题。过去经济环境屡整不治,不是没有具体规定,而是规定出台抓一阵就紧一阵,没有坚持长期抓,执法部门在一阵风来时就躲一阵子,风头过后依然如故。甚至有的执法部门对以前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三乱”情况的企业搞“秋后算帐”,进行打击报复。年前的调研中,很多企业就反映出怕得罪部门、怕打击报复、惹不起躲得起的思想。有的企业平时说起经济环境来咬牙切齿,专门上门了解情况时默口不开;有的企业对“三乱”行为习以为常,宁可“退财消灾”,不管有理没有理、合法不合法,只要你少来找麻烦,每年交一次“保护费”了事;有的对这次整治经济环境,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根本就没有信心。这是罗田各级党委、政府的悲哀,是耻辱!此次整治活动,要确保出台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建立优化经济环境的长效机制上取得突破。
一是要建立快查直处机制。要成立县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并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上公告,使投诉中心办公地点、投诉电话家喻户晓。要开通网上投诉举报功能,方便企业投诉举报。要建立举报、投诉台帐,以备存查,并作为单位年终评选考核的依据。县环境投诉中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处理、督查和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快查直处的反应机制,对损害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严厉认真查处,真正做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