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在优化环境上,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抓好软硬环境建设,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建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型政府,要下决心解决一些部门权力利益化的问题,各行各业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营造老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在改善民生上,要突出抓
好扶贫解困,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收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高生活质量。抓突破就是要在培育特色经济、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小康建设上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具体要抓好6个方面:
(一)增强能源工业新优势,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煤电工业基地。要以能源工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循环化为方向,以工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抓住国内大集团、大企业重组华煤集团的有利时机,推进煤电企业联合重组,加快技术改革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煤电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升煤电行业整体效益。同时,加大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技改投入,加快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要按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度开发、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加快华亭电厂建设进度,积极做好平凉电厂二期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早日立项,同时论证和建设一批煤化工和冶炼项目,加快延伸煤电产业链,走煤、电、冶、化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年产原煤250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原煤就地转化增值率提高到40左右。三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聚集发展。要以崆峒区二十里铺、静宁八里和华亭石堡子、泾川城东等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创优发展环境,瞄准省内国内知名企业,引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的工业项目,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建成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四是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要坚持改革抓企业不动摇,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妥善安置职工,确保改革一步到位,年内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
(二)创造现代农业新特色,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效农业集中区。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保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肉牛、水果、干果、牧草“四个百万”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优质果品业、无公害蔬菜业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加快形成生态循环型农业体系,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要加快畜种改良步伐,推广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定点屠宰,强化疫病检测防治,确保畜禽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要以肉牛开发为重点,以东5县(区)为集中区,大力发展专业村和公司化养殖,扩大基地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力争3年内全市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出栏商品牛50万头以上,尽快形成支撑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扩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每年新增优质牧草10万亩,走以草兴牧、草畜并进的路子。二是积极实施“优果”工程。以静宁、泾川为重点,发展林庄经济,抓好优质苹果基地建设,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提高科学化治理水平,大力提高优果率,新增果树经济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