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贫困,少数户冒尖,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的是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裕。要根据中心、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六字方针,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宣传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需要。要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集体经济创收,加大清欠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空壳村”问题,使绝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半数村能够达到10万元左右,解决好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要全面实现供水到村、量水到户、收费到户,切实解决目前水费收缴混乱、一些基层干部和大户把水费摊到农民头上的突出问题,给群众一个明白。继续按照“突出重点、收缩战线、整体推进、进村人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探索有地方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子,力争年内解决4万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第八,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来保证。今后,必须把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摆在重要的日程。要通过教育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武装农民的头脑,造就一大批知识型农民,使农民的素质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适应,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熟悉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磨练增收本领。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环境适应能力。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地区决定利用我区现有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技术技能的短期培训。地、县两级劳动、科技、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地区的统一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利用现有条件,不折不扣地落实地区的培训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力争每年培训2—3万农民,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专家”、“农民技术员”队伍。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建立农民技术员等级评定制度。
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要把智力开发同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把基础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为重点,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这次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疆56个县(市),其中包括南疆五地(州)的42个县(市),对城镇和农村条件较差的205万中小学在校生,实行免交书本费和学杂费,让所有贫困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国家的九年正规教育,这是一个造福南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大事,也是事关南疆经济长远发展的治本措施。另外,自治区已经向国家申请,从现在到2007年,内地高
中招生由去年的1500人逐步增加到1万人。各级党政都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找准突破口,实现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弱小,发展缓慢,是我区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要使我区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把二、三产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力争在5到10年内使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工业发展要尽快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工业发展不起来,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难以超常发展。当前我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工业比重低。这一方面说明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空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