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学习的领导干部。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既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要努力学习历史、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治理经验和一切反映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新知识,同时,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非凡是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去,认真学习和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最为突出的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则,把握按市场经济规律领导经济工作的本领,摒弃以行政命令领导经济工作的1日观念、旧办法。作为农业大区,各级干部都要学会运用宣传教育的手段,示范、培训、引导的方法带领群众致富。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决不能放弃领导。既要克服那种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了就可以对农村经济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又要克服盲目蛮干,强迫命令、瞎指挥的错误做法,各项决策一定要来自于群众,决定于群众,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组织、引导、服务工作,使之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此,地委、行署决定这次会议之后,全区地直所有副县级以上民族领导干部和各县(市)副科级以上干部用半个月的时间回家乡或工作过的地方宣传动员群众,在深人群众中搞清楚农民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在深人群众中把这次
会议确定的目标措施向群众讲清楚、落实好,在深入群众中准确了解一村一地的实情,及时解决一家一户的增收难题,在深入群众中讨计问策,找到脱贫致富之道。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发展目标和措施,吸引和感召各族群众为之奋斗。
要抓好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多年的实践表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技术力量作为支撑。不仅专业技术人员要精通技术,而且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握技术。我们已经确定把畜牧业、林果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来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级领导干部对畜牧业、林果业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有的长期从事畜牧业、林果业的干部连一些最普通的技术都不把握。不改变这种状况,要实现畜牧业、林果业的大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到阿克苏参观,一个乡的政法书记就能够给会议代表介绍林果业发展情况和技术措施,讲得头头是道。我想这也是别人的产业能够在几年内迅速形成铺天盖地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像当年发展棉花产业时造就了大批的棉花书记、棉花县长、棉花乡长那样的力度,切实抓好各级干部的培训,造就一批畜牧业、林果业的书记、县长、乡长,真正使畜牧业、林果业的实用技术,干部人人会讲、会干。地委、行署已经决定成立专门的培训组,分期分批地对地、县、乡三级干部和农口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都要一个不漏地进行畜牧业、林果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试。地直农口系统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考试不及格的,果断调整工作岗位;农口系统技术人员考试不及格的,职称工资取消,什么时候考试合格,再恢复职称工资。真正把那些长期滥竽充数、混日子的干部拿下来,让有真本事的干部能够奋发工作。
第三,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工作治理考核奖惩机制。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个赏罚分明的制度,有利于激励干部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工作。目前,一些干部之所以弄虚作假、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