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客观要求。村级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从目前全区农村基层组织的现状看,二、三类班子占到了%,非凡是三类班子中
,有的“两委”关系不协调,形不成合力;有的想办事没有钱,想服务没有手段;有的村“两委”连最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没有,更谈不上由村集体拿出钱来为群众办实事;个别的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村务不公开,又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最近几年,农村上访案件比较集中,突出反映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而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村级经济薄弱。从各地实践看,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修路、架桥、改善学校条件等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干群关系十分融洽,党组织一呼百应,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相反,经济薄弱村由于村集体缺乏经济实力,开展各项工作受到限制。调查发现,因村级经济实力较弱,全区约有%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进而也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因此,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培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无疑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平安稳定的治本之策。
(四)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是薄弱村群众的热切期盼。经济薄弱村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群众收入水平不高。相对来说,他们致富的愿望更迫切。他们苦于致富无门,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他们愁于致富无术,需要有人为他们“传经送宝”;他们大多思想保守,需要有人说服引导;他们担心竞争无力,需要有人带领他们闯荡市场。群众的愿望,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群众的喜怒,是我们工作的第一选择。我们的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机关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不能停留在一般要求上,必须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去落实。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帮扶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关注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要始终把薄弱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团结和带领薄弱村群众共同走上致富大道。
二、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
关于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各项具体扶持政策,已经非常明确,现在的要害是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在促进经济薄弱村转化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在探索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上实现新突破。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经济薄弱村快速发展的要害,是转化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是要理清发展路子。改变薄弱村的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找准一条好路子。从实践看,薄弱村是否找准了一条好路子,主要看四条:第一,看是否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各展所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基本原则,使本地的传统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看按这条思路,经济是否能得到较快的发展。第三,看是否把增加群众收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富民又富村,尽快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第四,看通过宣传能否使广大群众对发展思路和规划布满信心,一门心思想致富,齐心协力奔小康。各镇(街)党委、各帮扶单位、各薄弱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