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目标管理 推动经济发展
——在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管理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主要就如何全面推行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发展经济的浓厚氛围。等一下,明华县长、志坚县长分别就相关工作作专题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如何在全县实行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经济发展的滞后需要行政手段来推动。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发展起点低,总量小,市场化层次不高,综合实力不强。从今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来看,gdp、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虽然与去年同期比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县仍然属于典型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我们与沿海地区不同,沿海地区群众的求富意识、进取精神较强,一不要政府推,二不要政府帮,只需适当引导即可。而在我们县,除了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外,更需要通过政府下更大的气力,付出更多的精力,用行政手段这只“有形的手”来推动思想解放、资金集聚、项目落地,从而实现赶超和崛起。从以往的实践看,我们是这么做的,如在烤烟生产中,我们通过采取给乡镇压任务不怕是种“政治烟”的办法,促进了种烟面积增加;在招商引资中,给每个单位压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认为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单位,就在这种压力下,取得了好成效。这些都是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二)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克服。一方面,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懒惰之心是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更是缺乏,观念意识、价值取向、精神状态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有一种外力来激化。另一方面,一段时期以来,乡镇的主要任务是计划生育、维稳和收农业税,在一些乡镇干部的眼中,就变成了抓经济工作就是收农业税。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工作40%-60%的工作对象没有了,一些乡镇干部感觉对经济工作无从下手、无处着眼。而且乡镇干部的工资也实行了财政统发,干部职工没有后顾之忧,经济工作搞得好不好,既不影响调动,也不影响升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弱化了,人浮于事、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突出。面对这些情况,若理想化地按照公共管理的要求实行“无为而治”,其结果必然是政府在形式上廉价而实际上低效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在一定时期内,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克服消极观念的影响,以实现思维方式与现实发展的要求相统一。
(三)生产要素的稀缺问题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我们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小、层次低,面临着繁重的总量扩张、产业升级任务。但是,我们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稀缺,而这些要素又具有流向回报率较高区域的特性,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我们这些落后地区的资源会不断流失,以致稀缺,越来越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政府配置资源职能,留住我们现有资源为我所用,利用我们的资源引进稀缺的生产要素,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我们的地理位置因为交通不便,是有区位没优势,近几年来,我们在开发水电过程中,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