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巩固扩大绿化造林成果。深入推进“三村联创奔小康”活动,新创3个市全面小康村。
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巩固扩大税费改革成果,规范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反弹。继续落实好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粮食直补等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体制,严格实行村帐镇管、规范财务管理,多措并举止新债、减陈债,使村级债务下降30以上。
四、振兴建筑三产,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建筑业。围绕“奋力赶超周边,打造建筑强镇”的目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在“双包”工程上实现新的突破。注重建筑业的人才培养和资金、装备的投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综合实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规范运作,培强龙头,打响广厦公司品牌。强化建筑市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亿元,增加值亿元,施工总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双包”工程面积万平方米,建筑业施工人数万人,引进培养各类人才名。
加快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物流资源整合,重点规划工业物流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区和建筑材料专业集散区。积极拓展商贸服务领域,精心打造城市重点商业圈,发展连锁、配送、代理等新型业态。加强旅游业的规划,配套运西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推动运西森林公园、水产生态园建设。着力培育房地产市场,积极实施组团式开发,稳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定销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适度开发建设上档次、高品味的住宅区,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发展法律服务、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文化服务、居民服务和为民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
切实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支柱产业、特色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培育壮大税源经济。坚持以法治税,倡导诚信纳税,强化税源监控,做到应收尽收。完善财政体制,严格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确保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五、狠抓环境优化,改善服务质量
进一步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落实服务承诺,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帮办服务。规范审批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继续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改善投资服务环境。
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执行县政府规定,严格保障企业“每月28天宁静生产日”、企业集中联合年检等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透明度。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坚决落实各项优待事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认真梳理招商引资项目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切实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减财政统筹基金收取标准,强化扎口收费,全面推行一费制管理。规范涉企中介服务收费,进一步降低投资门槛,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
六、注重协调发展,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科教兴镇、人才强镇。以增强科技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个,转化先进科技成果项,申请专利件。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引进、使用机制,引进名各类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企业。
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创新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信息建设、系列服务体制,全镇出生率控制在以内、计划生育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