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城镇建设总投资24670万元,新增城镇住房面积20万m2,城市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经济。市委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确保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为着力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2元,同比增长8.6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市建强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政策不落实。
一是各建强镇反映赋予他们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未能兑现,而事实上有些权限还在被上收或上划,目前镇一级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一票否决”等少数责任大的部门没有上划外,其余有职权的部门基本上划管理,增加了建强镇的协调难度,长此下去很不利于建强工作的开展。二是部分镇、街和市直部门在对应省、市文件制定支持建强的具体措施时,内容简单、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政策落实不下去,从而造成政策失效。三是对建强镇的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不够。主要是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资金和项目的争取上享受的是“撒胡椒面”待遇。
(二)发展不平衡。
从客观上看,各建强镇之间存在不平衡,遵义市列与赤水市列的不平衡,区域经济间的不平衡。主观上个别镇对经济强县、强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很不够,抓落实的力度较弱、强镇建设速度慢,与工作力度大、区位条件好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三)特色不突出。
各建强镇在工作中都比较重视产业的培育,但是培育的产业太多,特色不够突出,规模做得太小,没有形成大气候,辐射带动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经济优势。
四、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团结一致把我市建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和首轮经济强镇建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下步建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业一城一市”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统筹兼顾,又快又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推动全市建强工作再上新台阶。下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狠抓建强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是各建强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必须按照省、遵义市和市委三个建强文件精神要求(黔党发[2008]6号、遵市发[2008]6号和赤党发[2008]15号文件),兑现各项建强优惠政策,做到该放的放,该倾斜的倾斜,该扶持的扶持,确保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二是要严格落实各项建强工作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人员明确、责任追究明确,要推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现场推动。三是市建强办、各建强镇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省、遵义市和赤水市建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经济强县强镇建设年度考核和四年综合评价指标等相关文件,加强对建强工作进展情况的调度,适时对照检查,对存在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与办法,尽快予以解决。
(二)深化认识,强力推进“两业”建设。
竹产业:一是全力地推进竹基地建设和管护工作,全面完成5万亩造竹工程。二是认真做好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及竹产品加工开发工作,不断延伸产业链。
旅游业:一是加快天台山、五柱峰等后续景区开发步伐,建立部分景区经营权转让后投入与开发的监督约束机制,搞好协调服务工作。二是积极争取第三期国债旅游、红色旅游和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