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长41.58。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盈亏品迭后,实现利润18.42亿元,同比增长35.75,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8.7,同比提高28.89个百分点。某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投资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拉动
在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我市从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把握好调控力度,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在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加大了对“第一山”、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去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债项目建设,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向国家、省发改委等部门的汇报,全年共争取国债资金和中央、省财政预算内专项等资金236亿元(发改委系统下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保持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重大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和邦20万吨联碱工程、巨星10万吨pvc、某污水处理厂、联通g网、铁通通讯工程、农业科技园区茶叶科技园等计划竣工投产的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16.7。某至夹江旅游通道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某至峨眉、井研快速通道改造动工建设,舟坝水电站、巴溪水电站、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乐宜高速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沙湾水电站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动工建设。
(四)加大了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第三产业培植力度
建设“中国第一山”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3802”工程中,金顶气象站迁建工程全部完工,华藏寺土建工程完成60;某大佛博物馆已完成前期工作,肖坝旅游码头、客运中心建成投运,大佛景区整治进展顺利;峨眉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省发改委的批准并给予了国债资金支持。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了旅游精品线路整治和旅游市场管理,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扩大了“中国第一山”景区在国内外的影响,来乐旅游人数增多,全年共接待游客1087.42万人次,同比增长76.85。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了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推动餐饮、房地产、零售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8.37亿元,同比增长12.8。
(五)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围绕国际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扶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外贸出口比上年增长13.3。积极参加西博会、四川—澳门合作周、四川—北京合作周等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到位外资1.66亿美元,新批“三资”企业7家,到位内资50亿元,海外劳务输出1225人次。
(六)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7.6。一般预算支出31.16亿元,比上年增加6.42亿元;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各项存款余额282.28亿元,比年初增加41.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3.84亿元,比年初增加13.3亿元。
(七)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住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机遇,向国家和省争取到市中区、沙湾区、夹江县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53个,实现了3个区(县)乡镇卫生院建设全覆盖;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建成;某市传染病医院和某市紧急救援中心建设按计划推进,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成投运,10个县级传染病病区建设进展顺利,部份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