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申请对外经营权、开展进出口业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都应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支持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和承包技术项目,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除享受该企业的待遇外,国家给予其他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应同样享受。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产业,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就业,要给予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要积极建立担保机构,设立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民营企业却又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部门来看,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及金融法规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贷款审批、检查手续复杂,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分散、量小、时间急的特点。从民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处于创业期,信用差、抵押和担保不足,金融部门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谨慎,甚至是拒贷。一方面银行资金难找出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得不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因此,政府部门应在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渠道,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突破民营企业的资金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第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开拓创新
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重要的是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素质。在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民营企业重视物质资本包括资金、技术等的积累,而对于人力资源这一软资本却投入很少。而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转型、提升的加速,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有了人才就能够实施科技开发,进行开拓创新。民营企业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借助其科研力量合作开发项目;要积极购买专利技术,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减少技术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参入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