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村改居”步伐,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变。加强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大对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高度重视乡镇债务问题,努力改善债务结构,逐步化解债务,禁止乱上建设项目、任意扩大基建规模和挪用专项资金。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在确保安全、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八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涪城。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动科教事业快速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心群众疾苦,着力办好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
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环境好,企业活,经济兴。现在的竞争,实际上是环境的竞争。区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加快职能转变,改进工
作作风,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和投资管理等职能作用,提高对经济的调控水平。特别要着力构建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工业经济动态信息分析和发布系统,促进煤、电、油、气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搞好资金、运输的综合协调。
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法治型政府,就必须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法规范市场准入和竞争行为。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涪城”。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完善各类商品市场,大力培育要素市场。
四是营造良好的社保环境。继续抓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调处力度,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突出解决好“4080”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五是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抓好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意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促进作用,在全区形成加快经济发展的共识。要善于总结和宣传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内优惠政策、优势企业、名优特新产品和先进典型的宣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