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四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实施引进税源型工业项目、品牌三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将招商阵地前移。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市场和资源为切入点,包装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各地商会的资源,健全招商引资网络,努力形成较为稳固的招商渠道。紧紧围绕长虹配套产业园和中物院军转民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进区发展。继续瞄准国内外知名公司、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加大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的引进。坚持诚信履约,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提高全程服务代理水平,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全年力争协议引资10亿元,到位资金7亿元。
五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切实做好财税工作。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严格各级财政管理,加快推进乡财区管和街道财政改革,强化对村居集体资产的监管,继续做好农业税免征后的配套工作。加大富诚投资公司项目开发力度,重点搞好标准厂房建设。努力拓展富诚担保公司的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全年融资担保1000万元。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征管手段,抓好重点税源控管,继续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税增长上来。增强增收节支意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逐步提高干部职工待遇。维护财经法规严肃性,完善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论证制度和评审机制,建立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进一步明确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责任,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与绩效审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保持信贷投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组织领导,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增强支农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加快燕儿河水库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做好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工期控制,全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继续推进园艺行政中心征地拆迁工作,力争5月份完成居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任务。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完成环形路二期、磨秀路硬化工程,启动环形路三期硬化工程,做好道路养护和绿化、美化工作。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南山片区街景整治。抓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启动高水片区学校建设,完成磨家小学、园艺小学和区疾控中心建设。完成区检察院办公楼建设,启动区行政中心、法院、人武部机关建设。继续配合市上做好绵阳师院新校区、塘汛涪江大桥、南山中学、市传染病医院、市二环路等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配套服务工作。
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三个集中”。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中心镇村建设为依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牢固树立城市意识,大力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全面完成全区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和居民点的选址工作。抓住科技城卫星城镇建设机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强化产业统筹,打破工农发展分割,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统筹城乡政策,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利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