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遗留问题。五是重开放,要把扩大开放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积极寻求经济发展质和量的新突破。六是重环境,要把优化环境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和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百亿工程”。加快长虹配套产业园、中物院军转民高科技产业基地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创新开发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方式。继续加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公里道路、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一流招商载体。制定税收分成政策,鼓励乡镇、街道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向工业集中区聚集。加大工业项目以企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锐锋科技、翰森科技、天辰甘油等项目开工和龙华、三力、富临精工等技改项目的建设。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三力、利尔、艺精、雪宝、龙华、长安肉类食品公司等核心企业为龙头,大力延伸产业链,逐步壮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家、省知名品牌。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户以上,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
35户。健全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加大对骨干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用好区财政3000万元工业引导资金,健全信贷担保体系,逐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办好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绵阳繁荣城市战略,落实好城西、城南、城北片区第三产业战略布局,努力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强项目建设,力争绵州汽配城、东辰新天地购物中心、大田园超市等项目年内开业,加快圣水旧货市场的规划建设。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引进品牌名店入驻涪城,促进我区商贸流通业上档升级。积极支持企业引进现代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提升宾馆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共场所餐饮网点建设,着力打造餐饮娱乐休闲街,举办好第二届雪花啤酒节和绵阳美食节。加快旅游业发展,抓住绵阳打造“一城三线”旅游精品的机遇,整合旅游资源,继续抓好创建星级农家乐工作,加快黄土梁片区、青义片区等项目开发建设。培育和扩大住房、汽车、通讯、教育、健身、文化等消费热点。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物业管理、中介服务、信息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指导条件成熟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调优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培育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努力扶持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行业协会、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农作物病虫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积极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