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
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当前,发展环境不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三乱"现象时有反弹,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决心予以治理。一是大力整顿执法队伍,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对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的主体资格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进行认真清查,坚决取消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和部门的执法职能,对不符合执法标准的人员坚决清退。清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收费项目,该废止的坚决废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教育,积极实行公示制和社会承诺制,努力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企业"安静日"制度和企业改革"一站式"服务。二是强化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评议部门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公布举报电话,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典型案件,大胆披露,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对综合评议不合格的部门,严格依照市委、市政府治理经济环境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力争通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行为、执法行为和"三乱"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效遏制"政府招商、部门掏枪"的不良现象,努力营造健康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抢抓历史机遇,掀起大开放、大引进的新高潮。抓住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大陆市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大好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我市开放型经济。一是牢固树立"老河口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力引进国外、市外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注重把招商引资同重点产业的改造升级相结合,通过引进,促使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生物工程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发展网上招商、亲情招商、代理招商,项目融资、出让经营权等新的引资方式。认真研究国家项目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设立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奖励基金,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认真组织好文化招商活动,扩大我市招商引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认真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出口工作,在提高性能、改进包装、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对有出口潜力的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努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三是认真学习研究世贸组织原则,抓紧引进和培养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懂涉外法律、外语和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队伍。
三、积极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该退的退足退够。除供电、邮电、烟草、军工、供水等垄断性、社会公益性企业由国家控股外,要逐步使国有资本从其余行业全部彻底退出。二是该抓的抓紧抓好。把政府的主要精力用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上来。三是该放的放开放活。要因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