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与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既相互涵盖,又独具特色。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除要狠抓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外,更要着力壮大镇域经济必不可少的四股力量。
一是民营经济。目前,我区镇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从经济成分上讲,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上的差距。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激活农村要素市场,而且还可以增加政府的财税收入,使政府有财力和人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民营经济,关键在于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消除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歧视,放手让民营经济发展;二是畅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努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理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变指令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四是引导民营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建设,促进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做大做强。
二是园区经济。园区是产业集约快速发展的载体,也是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平台。我区园区经济发展,一是要抓好井口特色工业园和xx科技工业园的建设,培育一批支撑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幅射带动力大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二是要抓好xx工业园的整合,引导xx、xx等摩托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建成摩托车之都的重要产业基地;三是要抓好xx纺织工业园的提升,积极引进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密切的战略投资伙伴,重组提升传统纺织业;四是要抓好xx工业园的拓展和xx企业安置区的建设,引导东部企业向西部搬迁,推进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配套经济。镇域产业要甘当争当主城产业的“配角”,承接其转移产业和零配件加工业。各镇配套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围绕我区重点培育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四大产业,大力发展零部件加工业、配套组装业等,实现与大企业集团的有机对接,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能力。同时,通过配套产业发展,细分产业市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价值,使镇域配套产业融入到全市产业的大发展中,把镇域生产融入到国内外大市场之中。
四是劳务经济。这是目前解决城乡劳动力过剩、促进非农就业的有效途径。2008年全区农村劳动力到镇以外务工人数5万多人,务工总收入4亿元,人均1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这说明外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