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尝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员和非农业人口,将户籍制度改革和就业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证进城务工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二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西部八镇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抓好对口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加快弱势群体脱贫致富步伐,探索建立农村低保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社会权利和社会福利,从精神上消除城乡差别。三是强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从今年开始全部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真正体现“以工哺农”的体制转变。四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农业信贷资金,增加对农民的小额贷款,积极构建全面支持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镇域金融服务体系。
三、狠抓重点,全面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化”进程
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理清发展思路,狠抓工作重点,传承过去的有效做法,移植外地的成功经验,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城市化,是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目前,各镇的城镇化程度低,城镇聚集幅射带动力不强,已成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全区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以创建人文生态城区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形成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xx、xx、xx园区要做强做靓,扩展成为60平方公里东部主城;xx、xx镇建成约76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产业带;xx、xx、xx、xx镇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建成一座生态化、园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科教文化新城;xx、xx、xx和xx镇,努力建设成为围绕西部新城的卫星城。加快城镇交通、通讯、供水、能源、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