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作用。四是再就业政策得到落实。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创业培训、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就业基地、实行领导结对帮扶等有效途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再就业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据统计,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使用再就业资金2416万元,是财政投入最多的一年;建立就业再就业基地36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 48万人;减免税费2700万元,涉及下岗失业人员2 .7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43万元,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与346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再就业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重新就业。虽然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再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全市的就业再就业。今年全市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引进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满足率要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具体讲,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立足于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结合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就业再就业,特别是把发展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来抓,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拓展就业空间。要抓好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市内招商引资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存在满足不了需求的现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各县区劳动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提高新办企业劳动用工满足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来抓,组织劳务输出,先要向这些市内用工紧缺的企业输送,千方百计满足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2、落实再就业政策推动就业。目前,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实施中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抓好政策的落实到位。要重点解决小额担保贷款落实难的问题,在筹集资金、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的同时,推进创业培训、信用社区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打通为劳动者个人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做好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与减免税费、社保补贴支持的衔接。继续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工作力度,妥善安置分流离岗职工,着重解决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严格审查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地方配套的再就业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要加强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该免的必须免,该补的必须补,该保的必须保。完善享受再就业政策的公示制度和举报电话监督制度,对群众举报和反映强烈的政策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3、强化就业培训和服务促进就业。要把加强技能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