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3509元,年均增长7.9%,城乡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四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对外开放取得突破;各项改革取得突破。
三是“五项进展”: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四大文化品牌”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稳定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会议深刻分析“十一五”期间江津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会议科学分析了 “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会议指出,未来五年江津将进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重点转移到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扶持,成渝经济区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区之一,渝川黔旅游“金三角”发展步伐加快,重庆市对江津等六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支持力度加大,这些都为江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江津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十一五”时期,仍将处于为建设“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二是会议明确了谋划和推进“十一五”发展的指导原则。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实现“五个统筹”;积极有为地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这一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体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来”,大胆“走出去”。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始终不渝地坚持构建和谐江津这一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是会议确定了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会议指出,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保持渝西经济走廊领先水平,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差距不断缩小。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实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二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缓解,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和区域更加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建成“两地一中心”的框架,“和谐江津”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是会议指出了江津市“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重心。会议指出,“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重心仍然是“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做大总量、增添后劲”。
五是会议部署了江津市“十一五”期间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十一五”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是:坚持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指导,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坚持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构建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坚持以构建和谐江津为目标,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体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全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会议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继续实施“一路三化”战略,坚持建设“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