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山西省情,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大战略选择。
第二,“双新”基地新在何处
大家知道,全世界公认的新能源指的是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五方面,这些都是可再生的能源,而我省的煤炭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我省建设“双新”基地中的新型能源不是指经济学意义上所谓的新能源,我省的新型能源基地其“新”在对我省老能源基地进行新型化改造。我省是老能源基地,是上世纪80年代建起来的全国的能源基地,现在我们把它叫做老能源基地,现在对进行新型化改造是因为老能源基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消耗过大,资源回收率过低。
我省的乡(镇)、村办小煤矿每挖1吨煤要耗5—10吨资源,资源回收率仅为10—20,全省煤炭平均资源回收率也只有30多,而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每挖1吨煤只耗1.2—1.3吨资源,资源回收率是80左右。有人分
析,按照现在煤炭的供需情况计算,中国的煤炭只能够再挖70年,山西的煤炭如果按目前状况开采,40年就挖完了。事实上,有的矿已经挖完了,比如,大同的侏罗纪煤,再过8年就挖完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是挖煤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每年我省仅挖煤就破坏地下水资源10亿立方米,而我省投资103亿元建设的引黄工程,每年引到太原的水量仅有6.4亿立方米。
三是挖煤导致严重污染。
矿井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出来,其中有害物质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我省的新生婴儿缺陷率在全国排名第1,每1万人中有181人,而在矿区平均1万人中有400多人。
四是挖煤造成地面沉陷。
水系破坏了,地下挖空了,地面肯定要沉陷。太长高速公路途经潞安矿务局有1公里多的路段处在采空区,本来修这段路正常只需要2000—3000万元,但要把这段采空区真正处理好,却需要多花3亿元;正在准备建设的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原来计划从阳泉走,但因该地采空区太多,风险大,不得不改道盂县,多花好多钱,但如果从采空区走,投资将会更大。采空区沉陷在矿区已经造成房屋倒塌、水源破坏等问题。沉陷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拿出280亿元国债治理全国统配煤矿采煤沉陷,山西占1/4,需70亿元,但要求省里配套60,这样下来总投资最少是150亿元,这还仅仅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我省七大矿务局煤炭产量占全省的一半,大矿之外的煤矿产量也占总产量的一半,沉陷治理还需150亿元,这两项投入总计达300亿元。
五是挖煤带来大量的煤矸石堆积。
全省煤矸石堆积大约为10亿吨,大量有害物质通过雨水渗漏到地下,破坏了土壤,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等。这些问题都是老能源基地建设留下的问题。现在我省要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办法改造老能源基地,这就叫做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所谓的新型化并不复杂,就是发挥我省的优势,克服我省的劣势,用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降低消耗,降低污染,提高附加值。如果全省的煤炭资源平均回收率提高到50,那么,现在挖5亿吨煤用的资源可以挖10亿吨煤,或者说挖5亿吨煤只用现在一半的资源,这就叫做新型化。提高洗选率、提高资源回收率、提高集中度、提高安全率、提高非煤产业率、延长产业链,就是煤炭产业新型化。我们把煤炭用于坑口电站发电,产生6倍的效益,炼成焦炭产生8倍的效益,再把焦炭用于炼铁,铁再变成铸件,又是若干倍的效益。由此可见,新型化并不见得非要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可。比如洗煤,过去煤炭挖出来就大部分以原煤卖出去了,对经济效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