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中,却并未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是我们经营国有资产的一个重大课题。②土地。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是稀缺的和不可移动的资源,是经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③房产。长期以来,我们沉淀了大量的房产,而且多集中分布在各个部门,不少房产是闲置的,即使利用起来的房产也存在运作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滋生腐败的问题。④城市设施。城市设施中有相当部分是可以流动和量化的,是可以推向市场并获得效益的。如城市供电、供水、殡葬服务、水利、文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可以通过托管经营、授权经营、股权转让等形式推向社会进行营运。⑤城市无形资产。由于城市政府拥有特许权,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资本的重要构成之一,如路段的冠名权、广告权、出租车牌照、公汽线路经营权等。⑥城市环境。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建筑造型,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从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城市资本增值。这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程度讲,还是我们经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一个城市脏乱差,就意味着城市资本贬值,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明确对经营城市工作重点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经营城市的关键是实现城市资产的“四化” 在经营城市中,能否做到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的效益化,直接关系到经营城市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经营城市工作推进的关键所在。一是城市资产商品化。也就是说,对城市资产的认识,我们不能停留在实物形态上,而应看作是可流动、可增值、并能带来效益的商品。城市资产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商品价值,应实行有偿使用。对城市资产能否正确认识,直接影响到经营城市工作的开展。二是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城市活动的实质是剥离城市资产的使用权与经营权,将资产的经营权看作是带来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进行资本营运。三是经营手段市场化。就是市场手段要贯穿经营城市始终,经营城市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用市场效率机制配置资源。一定意义上讲,不用市场手段使用城市资产,就不能叫经营城市。四是经营目的效益化。就是使政府的投入有回报、能增值,能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政府的经营收益。 (三)在经营城市工作中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经营城市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受政府委托,经营国有资产,城市国有资产大多数沉淀在各个部门,这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经营城市必然带来部门利益的调整,能否有效地解决利益调整的问题,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成败的关键。我认为,经营城市重在增强政府财力,提高政府经济控制力和建设能力,部门利益应服从予政府全局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实行委托部门经营与政府统一托管经营相结合,并设立专门帐户,加强收入和支出的监控。同时,对有关部门因资产统一经营带来的困难应协调解决,也可以采取利益按比例分成的办法,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二是城区与非城区的关系。经营城市纳入视野的将是整个城市的资产,非城区资产也应包含其中。由于资产的复杂性,经营城市的重点应该在城区,同时,也应该统筹考虑非城区(包括乡镇)资产的经营,并使之统筹兼顾起来。三是国有资产经营与非国有资产经营的关系。非国有资产也是构成城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它所占比例还会不断扩大,经营城市既经营国有资产,又要经营非国有资产,所不同的是,国有资产经营政府应实行业主操作,非国有资产经营政府主是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其通过市场优化配置。
三、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我县经营城市工作 其实,近几年来,经营城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