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建设条件好、培训质量高的基地,扩大培训规模。积极争取培训计划,完成省下达3万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积极争取培训经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民工培训管理和财政支持的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对农民工培训的补贴政策。大力推行“培训——推荐就业”一体化运作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渠道。建立健全适宜农民工流动的管理机制,落实农民工外出务工维权责任制,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尽可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同时,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返贫人口控制在10%以内,新启动143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整体搬迁式扶贫4188户,力争解决2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5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
(二)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兴州发展战略
恩施要发展,关键在工业。必须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兴州步伐,走具有恩施山区资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培植工业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过百万、超千万、达亿元”工程,着力抓好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对十大重点工业项目建立督办协调机制,对项目建设进展、扶持资金使用、项目竣工投产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十大工业项目有2—3个项目在2006年竣工投产。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各县市都有几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和一批过千万元的企业,力争一半的县市有税收过亿元的企业,各县市都有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进一步推动中小型项目的启动实施。要在初步筛选的133个“十一五”期间续建、拟建及储备项目中,争取有60个以上中小型项目在2006年启动实施。狠抓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抓好一批工业技改项目的扩能升级和技术创新。全州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0个以上,确保完成技改工作量1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
二是加快发展支柱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卷烟、电力、医药、富硒绿色食品、建材工业是我州的优势产业,要不断地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进一步提高规模和效益。卷烟工业要支持武烟集团的清江卷烟厂做大做强。电力工业要加快电源点建设,完成新投产发电装机28万千瓦,续建和新开工电源装机72万千瓦。药化工业要积极支持八峰药化进行技术改造,扶持香连药业、施恩堂加快发展。富硒绿色食品工业重点抓好茶叶、山野菜、特色蔬菜、畜牧业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建材工业重点抓好湖北长宏公司年产4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对13户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使其达标排放。2006年全州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使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00户以上。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要全面实施“质量兴州”规划,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大力推进企业质量认证和贯标工作,帮助骨干企业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全州要新增15—20户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做好企业产品争创州、省和国家名优品牌和名优商标以及消费者“双满意”、质量信得过工作。
四是抓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聚集搭建平台。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工业园区要搞好产业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和吸纳能力。大力推进优势企业“退城进园”,盘活城区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增值资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园区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拓展招商领域和思路,积极引进外商、外资项目入园,增强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努力为优势项目入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三)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