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问题
㈠发展环境不佳。一是民营经济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纠纷的处理和裁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民营企业的利益受损现象较多。二是管理执法部门作风急需改善。有的执法部门(包括上级部门)为了某种利益将执法变为“执罚”,以各种名目收费、重复检查、交叉检查、越权检查屡禁不止,主管部门多、培训多、报刊订阅多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三是硬性环境亟待改善。尤其是水、电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民营经济的发展。
㈡缺乏国家有关部门足够的信贷支持。一是融资渠道单一。我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赖民间借贷资金、职工保险金、社会集资金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只有少数民营企业能够从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二是贷款困难。民营企业难以真正享受“国民待遇”,在贷款过程中条件相当苛刻,与国有企业相比较,在贷款资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三是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限影响其获取贷款。部分民营企业发展潜力有限甚至没有发展潜力,因而无法获得银行青睐,不在优先融资的行列,同时由于某些民营企业资信度低,影响了同类企业的信誉,导致银企关系紧张。
㈢以家庭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机制问题逐步凸现。一是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裙带作风,绩效评价不公平,压抑了家庭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导致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很难得到技术精良的工人。二是决策随意化,对企业的发展难有长远规划。在重大决策时,往往要么凭借自己的经验,要么跟别人学,缺乏符合市场和自身条件的长远规划,还存在小农经济“庄稼人不要问、人家种啥咱种啥”的初级阶段。三是由于公司管理结构薄弱,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复杂,帐目混乱,企业信用状况堪忧。
㈣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上短期行为严重。一些私营、个体企业不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侵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经营思想不端正,经营行为不规范,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偷税、漏税、逃税,逃避国家税收。
㈤产业升级困难大。我区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处于小规模粗放阶段。表现为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品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经营中存在无序和违规问题、市场竞争意识滞后等。“大生产小销售”、“坐店经营”这些陈旧观念仍在民营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受筹资能力、经营者素质、技术开发能力等限制,产业升级缓慢,目前有过度竞争的倾向,倒闭和新建的频率加快。
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
㈠进一步坚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民营经济的发展适应我们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产权明晰,“老板”到位,自担风险,具有强劲的内在动力;二是体制新、机制活,具有经济激励、自我约束、适应市场的内在素质;三是广泛吸纳民间资金进入市场,在推进资本社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民营经济的发展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优化了资源配置,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对市场经济有很强的适应力,发展起来十分迅猛。可以说,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现实选择,也是必然趋势。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主要应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较好的工农业基础,有一批民营经济好典型,有大量的民间资金。只要我们思路对头,措施有力,民营经济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㈡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