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档次最高、成效最好的一年。2004年接轨上海活动周,共签订合作项目406项,合同利用外资6亿美元,实现全年供沪农产品达30亿元。
回顾过去的一年,肯定成绩,以增强我们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正视差距,以增强我们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市与周边先进地市相比,与长三角地区与我市基础条件相似的地市比,我们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一是总量上的差距。嘉兴的协议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高于我市9.79亿美元和3.96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量高于我市36.58亿美元。二是增幅上的差距。扬州市2003年实到外资比2002年接近翻了一番,2004年又增长了50%。三是结构上的差距。我市引进外资项目中,规模大、产业链长、主业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不多,实到外资超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至今还是空白。我们缺少象镇江市金东纸业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大项目。在外贸结构上,加工贸易的比重只占12.5%,低于全省5.5个百分点。四是档次上的差距。引进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合资企业基本集中在纺织、化工、建材等行业,缺少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占有较高国际市场份额、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五是观念上的差距。一些地方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氛围不浓,广大干部群众的劲没有鼓足,“水”没有烧开,力没有激活。一些党员、干部机遇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面对同样的困难和矛盾,讲困难多抓机遇少,找客观条件多分析主现原因少,畏难情绪多创新办法少。一些企业开放意识淡漠,有的不愿与外商合作,怕肥水流入外人田;有的不敢与外商合作,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有的不知道如何与外商合作,瞻前顾后,左右徘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我市加快科学发展的主基调不协调、不适应。我们一定要在创新破难、加快发展活动中,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认识要再提升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我们面临着五大机遇,必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一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同时处于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国内经济形势将更趋稳健有序,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逐步得到国际社会承认,我们面临一个更加开放、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国际资本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三是我市人均gdp今年将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四是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我市枢纽城市、节点城市、交汇城市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五是我市在杭宁城市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极为关注和充分肯定。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将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水平带来广阔的空间。机遇与挑战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机遇,抓住了才是真正的机遇,抓不住就成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勤于寻找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敢于争抢机遇,努力开创我市开放型经济的新局面。
目前,我市各条战线正在开展“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活动。农业战线提出了“再干二三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的目标;工业经济下定决心“冲千亿”;重点工程建设提出“创新破难当先锋、加快发展作表率”,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20个。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开放型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血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开放型经济的大发展,工业“冲千亿”和“六大百亿”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从何而来;没有开放型经济的大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