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装项目,积极参与活动。特别要尊重企业的意愿,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多动员组织他们参与对接洽谈,确保每项活动都要取得实质成果。招商引资的主体是企业,如果官多于企,只能说明活动没有价值。
(三)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在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上,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在“项目年”工作动员会上,我已具体讲过八种招商引资方式,把方法交给了大家,这里就不再多说。对各个区市县、自治县来说,大量的招商引资可能要通过中介机构。中介招商玩的是信息,是规则,是资源。开展中介招商,要注意筛选素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要花冤枉钱。前不久,市政府与省政府10个驻外办事处签订了委托招商协议,我当时注意了两点,第一个就是你不要先去说钱,干成了才说钱。第二个,不能笼统地说引进一个项目要多少
资金,按好多比例分成。如果他是全程服务,帮你推动这个项目,那你就给高点;如果他仅仅打了个电话,给你推荐了人,就象征性的给点,在委托招商的条款里面要区别对待。在组团外出招商时,各区、市、县、自治县要有的放矢,有选择地对谈、出访,在明确了招商对象、有实质性的内容后,再外出招商。
(四)突出园区招商载体功能
我们现有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级开发区。在“项目年”工作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市、县、自治县规划建设好工业集中区,以加快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园区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不管是园区也好,开发区也好,集中区也好,都要体现集中,通过抓“集中”,有利于配套,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集中就是节约,集中才能节约用土地;集中就是效益,水、电、气、路、通讯才能统一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集中是一种最大的效益;集中就有可能循环,我们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从空间上来说,集中有利于循环;集中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工业往一个地方集中了,就有利于治污治本,有利于非集中区的生态保护。再像以前那样迁就业主,搞村村起火、户户冒烟,是搞不下去的,也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因此,集中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在“项目年”工作中,各地要充分利用集中区招商引资的集中效应,引进的项目要尽可能落户到集中区去。
集中区开发管理要按照“政策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服务最佳”的要求,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一是要在降低成本、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运转效率上探索。比如,上次我们去参观的成都蛟龙工业港,就是通过订单修建厂房,业主要搞什么项目,要多大的一块地,在哪个位置,要建什么样的厂房,郊龙工业港都可以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们也要搞这种投资,满足投资商的要求。二是要高起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系统编制招商引资指南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通过规划整合资源,资源集约利用,产生集约效应。三是要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来建设工业集中区。有了高起点规划,如果你要凭自身实力去按高起点配置,我看没几个区、市、县有这个财力。因此,我们要拓宽融资渠道,整合包装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成片开发,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四是要根据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积极发展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对于工业集中区,最好能各有特色,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尽力避免产业趋同,杜绝市内恶性竞争。如果你搞的是盐化工,我搞的也是盐化工,这怕就有点问题。
(五)抓好软环境建设
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大家都说得很多了。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50条,已经明确了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不是招商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