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区面积由现在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以“一城两翼四星”为主体,构建10分钟经济圈。“一城两翼四星”就是以县城为中心,以翟店镇、西社镇为两翼,以化峪、蔡村、太阳、清河四个乡镇为卫星城镇。制定完善乡镇(村)“十二五”建设规划。通过县城到乡镇的二级以上公路改造,形成10分钟经济圈。“一城两翼四星”是一个展翅翱翔的雄鹰,预示着稷山的腾飞和跨越。
建设上提速度。启动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努力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生活环境。城市道路建设上,改造大佛北路,开通富强街。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育英街修建三处公共绿地和四座公厕,建设县城汽车站和城东配水厂,完成“四馆一中心”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公园建设上,启动占地200余亩的大佛寺文化公园建设。城市亮化上,亮化建设路、人民路;一级路过城段安装600盏太阳能路灯,建成全市最漂亮的太阳能路灯一条街。
管理上做文章。要管住土地。严格执行县乡规划和城市规划。制定出台稷山县土地管理办法,成立县国土资源联合执法队,开展土地联合执法行动,实行土地违法举报制度,建立县乡村土地违法监督网络。依规依法严控全县的每寸土地,要求县城所有建设用地先进入土地储备中心,再依法公开拍卖。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大县城的建设管理范畴,对违规乱批乱搭乱建行为,发现一起,处置一起,问责一起。今后,每动一分土地都要通过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干部乱占乱建由纪检部门查处,市民乱占乱建由城建、公安部门依法查处。要管净城市。积极推行数字化管理和城市综合执法,持续开展“牛皮癣”、马路市场、环境卫生、车辆乱停等综合整治,实行全天侯卫生保洁,把稷山县城打造成生态、卫生、宜居的首善之城。要管出文明。创建稷王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县城品位。
统筹上下力气。在完善县城基础设施的同时,要按照一体化的思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道路建设上,投资5000余万元,重点实施马家巷汾河大桥建设工程、老台运线汾河桥口至均和段公路改造工程、闻合高速公路收费站至太阳口连接线工程,积极争取清河七级温泉旅游公路建设工程和吉(县)河(津)高速稷山出口阳平至县城连接线建设工程。农村电网建设上,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110kv佛东变电站和太阳变电站增容改造,35kv太阳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建35kv南位输变电工程,完成农村中低压电网改造。小城镇建设上,稷峰镇、翟店镇、西社镇要积极争取列入全省百家重点镇,同时以三大园区建设为契机,以园区建设支撑镇区经济,拉动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园区和城镇经济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使其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其他乡镇要大力发展特色镇域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辐射点、农业产业的承载点、城乡统筹的联结点。
三产上再给力。开发清河七级温泉,开通温泉旅游路,建设1000余亩高标准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打造集温泉洗浴、休闲渡假、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全国知名旅游品牌,把清河镇建成县城的生态后花园。按照精品融合的思路,推进我县旅游景区与乡宁云丘山、黄河金三角等精品旅游线路的大融合、大合作、大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使其成为高科技的成果转化地和农民转移就业的孵化地。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螺钿工艺园区和蜜枣加工园区。促进客都购物广场等新兴商业健康发展。培育高台花鼓、高跷走兽等文化产业进入市场。
(四)以招商引资为强大动力,加快提高发展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