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段、宁仁线汾南段完成改造19.3公里,乡村道路翻修改造14个村24.7公里。侯西铁路复线开工建设,闻合高速建成通车。除险加固水库2座。解决了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修建沼气服务网点80个。改厕9584户。生态绿化3万余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3.5%。县城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54天。
(五)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财政用于民生投入达4.3亿元,增长10%。新增就业3840人,培训转移农民6537人。社保扩面新增968人,2.8万城乡贫困居民享受低保,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稷峰镇敬老院主体完工。325套廉租住房将交付使用。28.9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中小学危房改造57所,完成投资7211万元。高考文理两科达线373人,增加91人。投资1200万元的中医院门诊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投资1180万元的县精神病院综合大楼主体封顶。稷山旅游景区与乡宁云丘山景区实现跨区域合作,全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稷山麻花”、“高台花鼓”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眼工程投资290万元,在城区重要场所和路口安装摄像头73个。安全生产长抓不懈,全市冬季防火暨应急队伍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投入价格调节基金60余万元,有效抑制了粮油肉蛋菜等居民日用品价格走高的趋势。
总体看,年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取得了可喜成绩。与年相比,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翻番,年均分别增长14.8%、13.6%、13.6%、11.2%,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100.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倍。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城乡变化最大的五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回首“十一五”的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和城镇化;必须坚定不移地狠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用项目成果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可持续发展积聚后劲;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四宽”的精神引领全县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团结实干,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产业重型化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骨干企业较少,超亿元的利税大户屈指可数;招商引资签约大项目少,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少数干部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转型跨越发展的思想准备。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妥善加以解决。
二、 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实施“733”产业升级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是站在新起点推进稷山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一定要抢抓历史机遇,瞄准赶超目标,做实骨干项目,做优重点产业,做大对外开放,做强环境实力,做好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山西省被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运城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