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区、各类批发市场集中区和东北最大的物流中心已初具雏形。
3.达道湾新城建设开始启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省政府将达道湾新城列为沈阳经济区重点建设的节点新城之一,我们抢抓这一机遇,加快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平台。
一是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安达路,完善了鞍旗路、快铁西街、达双路等道路,供水、排水、绿化、路灯等设施配套跟进,截至到目前,达道湾开发区道路总长已达81公里,共育街以北地区基本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网。
二是大规模实施标准厂房建设。在中小企业创业园一期、二期,汽摩配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之后,今年在高速公路两侧钢铁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开工建设标准件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二期)、光电科技产业园四个主题产业园,85栋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72.9万平,部分厂房将于 年竣工投入使用。
三是开展主题大厦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主题大厦5座共计27.2万平,即建筑面积9.7万平的中介大厦、建筑面积7.2万平的总部大厦、建筑面积3.3万平的会展宾馆、建筑面积3.8万平的公寓服务大厦a座、建筑面积3.2万平的公寓服务大厦b座,这些大厦均已实现封顶,预计 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4.实施区划调整,达道湾已经成为空间广阔、功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的新经济区
一是通过区划调整,达道湾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发区原有规划面积为47.8平方公里,通过区划调整,开发区面积增加到105平方公里。开发区成立四年半以来,原有规划区域仅剩几个未动迁村屯在今后两年可以利用。一区两镇整合并
入后,开发区地域范围向南扩至杨柳河,可利用空间增加了30多平方公里,完全可以满足开发区今后五年招商引资对空间的需求。在全市四个城区、四个经济区中,达道湾开发区是可利用空间最大的开发区。
二是通过区划调整,达道湾赢得了更加丰富的区域功能。达道湾开发区最初成立的时候,只是一个面积23.61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在划入四达物流园区后,开发区有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职教城、体育中心和会展中心又为开发区提供了社会事业功能。区划调整以后,开发区的社会事业职能更加完善。在全市四个城区、四个经济区中,达道湾开发区是唯一一个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功能都很完备的区域。
三是通过区划调整,开发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区划调整后的达道湾开发区,包括原达道湾工业区、达道湾镇、宁远镇、宁远工业区和鞍钢主厂区,全域范围内共有工商企业2908户。其中,工业企业798户,商业企业211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39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全市四个城区、四个经济区中,达道湾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位居第一。
5.全面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管委会机关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管委会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和机关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机关管理走上制度化、正规化轨道。一是制定出台了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办公文明准则》,通过学习贯彻《规范》和《准则》,管委会机关全体人员在服务意识、学习能力、接待礼仪、工作纪律、公文水平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二是参照企业形象策划的理念,推出了开发区形象标识,并广泛应用到开发区对外宣传的各种媒介上。三是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重点,机关党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机关党支部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举办的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