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合力不断增强。通过集中教育,全县各级干部进一步统一了对当前发展形势的熟悉,把握住了未来5年全县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现在,部门之间支持配合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单位内部团结协作的多了,勾心斗角的少了;积极出主意提建议的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少了;干部深入基层的多了,浮在上面的少了;讲实干的多了,说空话的少了。通过全县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县2006年在工业发展、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机关面貌得到改观。一是各级干部遵守工作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能够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上班中途溜号、打麻将、玩游戏的现象。二是会风明显好转。无论是县上召开的大会还是镇乡、部门召开的会议,基本看不到会场内吸烟、交头接耳、随意走动和拨打手机的现象。非凡是最近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上千人的会场,秩序井然,前所未有。选举纪律、选举秩序良好,杜绝了相互请吃、甚至拉票贿选的现象。三是干部职工的工作情绪饱满,工作积极性高,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深入基层、愿意扎根基层的年轻干部,这次换届中,从县级机关到镇乡工作的干部达24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三)务实作风基本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学习教育,各级干部抓工作落实的自觉性得到增强,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意识不断增强,能够把作风整顿同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把作风整顿认真落实到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的各项工作中去,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非凡是一些重点部门、窗口部门,切实转变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解决了办事拖沓、相互推诿、办事效率差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了对县委、政府决策落实不及时、措施不到位、贯彻不力的突出问题;解决了处理群众疑难事不及时,致使群众矛盾不断激化升级的突出问题;解决了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五难”现象。
(四)群众利益得到维护,党群关系更加融洽。各部门普遍摆正了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自觉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和群众办了一些实事、解了一些难事、做了一些好事。县委积极开展“惠民行动”,从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新增城镇就业、建设城市廉租房、抓好扶贫攻坚、改造乡镇卫生院等多个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县民政部门积极开展冬荒困难群众救济,向24002户困难群众发放救济金175.3万;财政、农业等部门对农民群众财政补贴实行“一卡通”,保证了各类补贴及时、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劳动社保部门积极开展农民工权益维护,采取
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落实征地补偿政策,保证了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县卫生局认真落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各项举措,使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在为他们办实事和办好事,使群众对县委、县政府的满足度、信任度进一步增强。前不久,我们向全社会发放征求意见表7000余份,走访座谈1000余人次,了解社会各界对干部作风整顿的评价、建议和要求,调查对象包括党员干部、村社干部和一般群众,从调查结果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县委、县政府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深得人心,群众的满足率、信任率达98.9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这次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总体来讲,取得了明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