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 “三个服务” 实现跨越发展
——争创2009年度全省交通系统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涡阳县交通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今年以来我局依照省交通厅、市交通局的总体部署,以改进“两风”为抓手,以增进“两情”为主题,按照“三个服务,推进效能建设”的要求,不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一、创新工作方式,抓好“四个结合”,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一)抓结合,促发展。为克服“村村通”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全面完成第一批gps定位任务,避免重复规划,合理利用一切促进公路建设的有利条件,我局结合涡阳实际,勇于进取,大胆创新,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农业发展项目相结合。如齐王路、程小集村路和聂小庙村路都已完工;二是与老区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我县是革命老区的历史优势,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把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尽可能多得用到村路的修建上来,今年我们争取到8条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的村路项目,如宝仲路、寺后路、耿周路、黄店路、太王路、龙山北三里、徐石路、王集路等,其中前4条,共18.2公里已完工;三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如西阳、高公、高炉等乡镇,群众捐资修路积极性较高,我们给予了优先支持。四是与进矿公路相结合,如袁店二矿6.7公里和刘店矿7.2公里都已全部完工。
(二)抓措施,促落实。我局在积极向省厅、市局汇报工作的同时,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交通工作开展情况,以争取他们最大限度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不断努力,涡阳交通工作,特别是“村村通”工程建设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今年县政府为民18项重点工作之一,提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日程。县政府分别以政府名义和政办名义出台了《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涡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通知》。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检查,定期通过各乡镇工程进展情况,奖优罚劣,有效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
(三)抓廉政,保质量。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由县财政局招投标中心组织,对每条路都严格执行招投标制,确定施工单位后,在签定施工合同时,签定廉政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实行“1112”的质量监督机制,即每个乡镇有一个社会专业监理组、每条路有一名乡镇专职监督员、有一名村干部、两名群众代表挂牌上路监督检查,确保每条路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同时,为方便群众代表监督,我局还印制了《“村村通”改建工程建设明白卡》1000份分发到全县各乡镇领导和各行政村群众代表监督员手中,将“村村通”建设工程的各项用料的配比进行了细化,对改建柏油路、水泥路从每平方、每公里所需石子、石灰、沥青、沙子、水泥、土方的用量等基础数据进行了量化说明。通过《明白纸》的印发,让每位群众代表监督员做到“心中有数,监管有据,执行有度”,方便了现场监督。
(四)抓宣传,争支持。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主办了“涡阳路情”专刊和在县电视台开辟“农村公路建设”专栏,各乡镇村悬挂宣传横幅及乡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发动,极大调动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踊跃投身入农村公路建设之中,全县26个有建设任务的乡镇都已积极行动起来,分别在建和完成了数十公里“村村通”建设任务,全县通等级公路建制村